帮友们,早上好!我是蜗牛道人。
今日有个老面孔又火了一把,就是咱的可控核聚变概念!蜗牛道人我一瞅,融发核电、哈焊华通这两只票直接涨停,辰光医疗、雪人股份、爱科赛博、中洲特材也是涨得欢实,看来这“人造太阳”的魅力,真是挡都挡不住啊!
咱们先说说这“人造太阳”的最新进展。ITER组织都官宣了,那个由30多个国家联手打造的“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已经全部组件建造完毕。这可不是小打小闹,ITER都称之为“里程碑式的成就”,说明咱们离可控核聚变能源又近了一大步。
其实啊,今年以来,可控核聚变的好消息就没断过。先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人造太阳”,首次实现了100秒稳定放电,这可是个了不起的突破,说明咱们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了。紧接着,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中国环流三号”又搞出了“双亿度”突破,这技术迭代的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还有啊,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都正式启动了,比原计划还提前了两个月。这装置可是要在第一代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的基础上,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的,意义重大!
国家能源局也是给力,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第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这背后的意思,不就是说可控核聚变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嘛,咱们得紧跟国家步伐,别掉队了。
不过啊,虽然这可控核聚变前景一片光明,但真正商业化落地,还得等一段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都说了,预计2027年能建成聚变能实验装置,5年内能看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所以啊,咱们也别太心急,得慢慢等。
但话说回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可控核聚变可是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赛道。从产业发展阶段、高价值量、AI赋能这些角度来看,那些深度参与核心项目的设备及材料(包括磁体相关和主机相关),也是值得深挖的机会。
码字不易,如果帮友觉得这篇帖子有帮助,别忘了点个赞,给个鼓励,右上角加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