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汽车安全领域龙头 近期基本面改善
均胜电子 (600699) 跟踪报告
基本亮点:
1, 公司是占全球 30% 市场的汽车安全龙头,全方位布局汽车电子,且业务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持续获得大众、特斯拉等订单,预期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将成为汽车电子龙头级企业,汽车电子业务的估值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关注点:
1 ,疫情褪去业绩恢复持续情况
2 ,汽车电子业务成长、订单情况
分析
1 ,公司是汽车安全龙头之一,业务整合进展良好,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公司在过去几年通过多宗并购,成为汽车零配件龙头,目前业务构成包括汽车安全、汽车电子、汽车功能件、智能车联几个板块,其中汽车安全板块目前占比最大。
公司汽车安全业务主要来自于并购 KSS 和高田组成,市场占有 30%,是全球第二大的汽车被动安全供应商。
公司汽车安全业务大部分继承来高田,而高田因安全气囊问题而破产,公司适时收购重组后的高田,但当时为尽快恢复正常经营,签订了大量低价格订单。另外由于高田也有不少管理问题需要重整。因此并购高田后,公司的汽车安全业务尽管体量大,但毛利率、净利润率都相比龙头奥托立夫要低。
根据公司公告并购高田后公司一直在重整业务,包括调整生产基地、减员等大量工作,其中减员业务整合在 2020 年基本完成,生产效率将提升,利润率水平会提升,另随签订的低价订单逐步交付,价值相对高的新订单比例提升(例如获得的 75 亿特斯拉订单),也将逐步改善利润率。按公司预计在 23 年将大部分转为新承接的项目订单,届时汽车安全的盈利能力将会大幅提升。
2 ,汽车电子业务潜力大,有机会再造一个均胜
公司在汽车电子和车联网业务布局全面且与下游车厂有深入合作,有爆发潜力。近期《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发布,指出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汽车电子、车联网应用无疑是未来汽车市场中最大的蓝海。
公司在过去并购的子公司基础上,逐步整合出汽车电子事业部和车联网事业部。具体业务囊括智能座舱、车载系统、V2X、域控制器、新能源充电、BMS 等等众多业务。
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主要体现在对原智能车机的整体升级,包括整合仪表盘、功能控制、HUD 等。单车价值将大幅度提升至 3500-6000 元,券商预计未来 5 年年均增长达 15%,将是 933 亿的大市场。
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囊括车载娱乐系统、操作系统、V2X 模块、空调控制、驾驶控制系统、面板等,主要客户包括大众、奥迪、宝马、福特等等。在车用信息、数据安全有不少专利储备且软件能力也比较强。
比较能体现公司智能座舱的产品力的是公司为大众定制 CNS3.0 系统,目前用在大众 MQB 平台上,整合 LINUX 和安卓双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有能力为合资厂提供总包的车机供应商。
公司很早就参与到 V2X 行业标准的制定中,是工信部下属 C-V2X 标准制定组织重要成员,业务上与大众、奥迪、福特等下游厂商有方案上探讨。目前已经有一整套联合智能座舱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
公司的新能源业务也非常值得关注。公司新能源业务包括纯电动的 BMS 和 48V 轻混 BMS、车载充电机、高压快充模块、DCDC 转换器等等众多新能源汽车配件。
最近公司就成为大众中国区 MEB 平台 BMS 独家供应,预计订单超过 100 亿,将在 2021 年8 月量产。
此外公司还在奔驰 MFA2 平台提供 BMS、保时捷 Taycan 提供 DCDC 转换器等产品。
公司目前汽车安全订单 2107 亿在手,上半年新增 164 亿,汽车电子新增 47 亿,车联软件订单新增 7 亿,充电桩业订单超 10 亿。尽管在疫情下全球汽车不景气,但公司订单充足保证后续业绩增长持续性。公司目前市值 338 亿,对比龙头奥托立夫市值约 80 亿美元(约520 亿人民币)。对比收入规模和估值水平看,目前市场对公司更多是对公司汽车安全业务的估值体现,而汽车电子业务估值未完全挖掘。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的布局广,且与下游有深入合作,获取订单能力强,目前汽车电子年收入规模不足 100 亿,对比汽车安全主营470 亿要小得多,但公司已经能获得大众 100 亿级订单,未来汽车电子增长的潜力非常大,有机会再造一个均胜。
3 ,疫情短期打压业绩和股价,3 3 季度业绩明显改善,预期股价将迎来反弹
今年初疫情爆发,全球疫情对于公司这类全球布局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打击巨大。不单单影响公司经营,盈利下滑,还在年初打断了公司股价上升的趋势。公司股价从 2 月高位就大幅度下滑,半年报因疫情公司停工巨亏 5 亿,一季度伴随机构等大资金减持,筹码快速分散,股价徘徊在低位。
近来多个角度观察公司基本面获得了极大的改善。首先在 3 季度复工背景下,三季度业绩大幅度改善,单季度盈利 2.57 亿,相比 2 季度巨亏 5.99 亿,业绩恢复非常明显,公司走出了疫情影响下的业绩低谷。
另外在 11 月完成了 25 亿定增,高毅、JPMorgan、嘉实基金、中国人寿等等多个主流机构参与。而股东人数在 3 季度从 9.78 万人减少至 7.82 万人。标志着在 3 季度业绩改善下,公司重新获得主流机构资金配置和认可。另外定增 25 亿资金后,公司财务压力将降低,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
总的来说,疫情影响打击了公司业绩成长和股价的长期趋势,但在 3 季度业绩明显恢复改善,筹码重新集中有主流大机构参与定增,预期股价将迎来反弹。
总结:
公司为全球汽车安全龙头,在业务整合预期下盈利持续改善,全面布局智能座舱、V2X 、S BMS 等汽车电子和车联网业务,获得大众、特斯拉、蔚来等认可,持续获得大订单,成长潜力巨大,预期将成为汽车电子龙头企业。上半年疫情中断了公司成长和股价趋势,近期基本面有明显改善,预期股价将迎来反弹。
风险提示:
1 ,疫情反复可能影响下游汽车行业复苏进展
2 ,高田业务整理进度低于预期影响利润释放
免责声明
1、本报告仅供万隆证券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2、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
3、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
4、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5、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因素。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万隆证券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主力资金净流,其中超级机构 净流入。大盘资金如此走向, 你手中股后市如何?
回复主题
郑重声明:以上发布的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仅供参考,万隆证券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告知删除。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万隆证券网一直维护证券市场舆论环境的稳定,坚决反对各种混淆视听的消息,虚假信息的传播,经发现将给予删帖并举报至相关部门。
评论